模仿成人做招手、拍手、雙手合起來的動作
訓練意義:提高兒童的模仿能力
所需道具:仿真動物模型玩具:小狗、小貓、鴨子、老虎。
訓練方法:
1.歡迎小動物!
老師發音“汪汪汪~!"xx(兒童名字)聽一聽:“誰在叫?”!翱匆豢,誰來了”出示小狗之后說:“噢,是小狗來了。拍拍手,歡迎、歡迎!”老師拍手表示歡迎。謝謝!
2.家長發音“嘎、嘎、嘎!”xx(兒童名字)聽一聽:“誰在叫?噢!是鴨子。給你”老師邊說邊雙手合起來,做“歡迎”的動作,同時語言表達“歡迎!歡迎”。然后用同樣的方法出示“牛,咩~......”看兒童是否會模仿成人做雙手合起來的動作?煞磸途毩。
3.老師和家長引導兒童說出“謝謝,謝謝你”、“再見”等
注意事項:
如果兒童不會或者不做,可以抓著兒童的手一起做,要多多給與鼓勵
家庭延伸活動:
平時家長多示范讓兒童模仿。家中來了客人,應讓兒童與客人打招呼。“拍手”表示歡迎或“招手”表示再見
能夠聽到自己的名字主動答
訓練意義:提高兒童的聽覺能力
所需道具:滾球玩具,神秘袋一個。
訓練方法:
1、老師先向家長說明目標,然后拿出玩具,吸引兒童的注意,并事先將球放進
神秘袋中。
2.老師先叫家長的稱呼,如,“媽媽”,家長聽到后主動答“唉”,然后,老師允許家長在神秘袋里摸一個球,在滾球之前,先說明“球會滾下來”而后將球從上方放入讓球滾下來。
3.老師叫兒童的名字,家長輔助兒童,答“唉”如果兒童太小沒辦法發出“唉”則可以帶領兒童舉手示意,兒童示意后,可以允許摸一個球,在兒童放球之前,強調“球會滾下來”。
4.由此家長和兒童之間可以做輪替,練習上述的內容
注意事項:
在球從上方滾下來的時候會用很大的噪聲,這時候輸入“滾下來”的等詞匯,會和噪聲混合在一起,語言輸入的效果不佳,因此在球滾下來之前先做說明。
家庭延伸活動:
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呼喚兒童的名字,但是,一定要在兒童有反應后讓兒童做一件事情,可以是抱抱或者是收拾東西或者是把東西給誰